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调解-履行”闭环治理
——武铁中院行政争议全周期化解机制再升级

时间: 2025-03-05 10:11 来源: 武铁中院

当某央企分公司负责人从执行法官手中接过《自动履行确认书》时,这起历时六年、标的额达1500万元的行政补偿纠纷,通过创新调解机制实现政企握手言和,在后续履行环节实现全额自动履行。武铁中院构建“诉讼调解+自动履行”全周期解纷机制,出台《武铁两级法院关于制发生效裁判<自动履行提示函>的通知》,将执行通知书内容直接嵌入法律文书,向当事人送达裁判文书的同时也送达《自动履行提示函》,引导当事人自动履行或达成执行和解,推动实现“要我履行”到“我要履行”的转变,让“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从司法愿景变为生动实践。

图片9.png 

 

时间回溯至2017年,武汉市某区土储中心因公路建设启动土地收储程序,与某石化集团在汉两央企就补偿问题陷入长达六年的拉锯战。2022年11月涉案土地被占用后,补偿僵局直接演化为行政诉讼。合议庭立足行政争议焦点,着眼于企业实际诉求,以“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降本增效”为切入点,历时三个月攻坚,促使各方当事人对补偿方式、金额和支付期限等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行政调解书》,历时多年的两起纠纷终于和解结案。

2024年12月,因某区土储中心未在以上行政调解书确定的期限支付相应补偿款,两央企向武铁中院咨询申请强制执行事宜。中院执行局在对是否能开展执行前督促自动履行情况充分研判后,由执行局法官赵虹与原合议庭成员组成调解团队,决定启动执前督促程序,将“坐等执行”转变为“上门化解”。依托“立审执一体化”“执前督促+和解”等机制,立即组织某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多轮磋商,针对强制执行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释明,并告知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可能引发的惩戒情形。同时制发《自动履行提示函》进行提示告知,明确限定履行期限并建立动态跟踪台账。

经多次调查核实,某区土储中心未能及时履行义务的原因在于相关政府财政资金周转困难,拨付审批流程滞延所致。该调解团队遂多次组织各方当事人协调,并邀请辖区司法局共同参与“府院联动攻坚”,以“破冰突围”的决心开启连续奋战模式:调解成员既当“协调员”又做“督办员”,白天分赴某区规划、土储、财政等部门沟通资金审批进展,夜间召开府院联席会议研讨破题路径。经过半个月的突击协调,促使各方当事人重新达成分期付款和解协议。近日,某区土储中心依约按期将征收补偿款全部自动履行完毕。武铁中院随即向两央企送达了《已自动履行告知函》,告知某区土储中心已自动履行完毕法定义务。后两分公司向中院出具了《关于自动履行调解书的说明》,证明某区土储中心对两案生效裁判文书确已自动履行完毕。最终,两案实现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与企业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的双重效果,为服务支点建设营造了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从对抗式诉讼到协商型治理,从被动执行到自动履行,武铁中院积极推进符合司法规律的立案、审判、执行一体化管理,将执行端口前移、职能主动延伸,促推案件审理与服务治理融合贯通,着力构建源头治理工作大格局,通过制度创新打通权益兑现“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