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滴灌 激活审判人才成长密码
——武铁中院组织召开两级法院审判人才培养推进会
为进一步打造高素质法院队伍,为武铁两级法院审判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推动武铁中院审判业务专家培养实施方案落实落地,近日,武铁中院组织召开两级法院审判人才培养推进会,邀请省法院审判业务专家民一庭副庭长王艳现场作经验分享,两级法院11名审判业务专家后备人才及政治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武铁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汉宏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集中学习《全省审判业务专家管理办法》和《武铁中院关于加快审判业务专家培养的实施方案》。
经验分享
“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重要保障,是提升法院工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此次武铁两级法院吸纳11位干警作为首批审判业务骨干人才入库,既是对青年干警的激励和培养,也是对两级法院其他干警的示范和带动,必将推动武铁两级法院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对此我们非常期待!”省法院审判业务专家王艳从五个方面交流了从事审判工作15年的工作经历感悟及个人成长经验,结合所办理的案件、撰写的裁判文书、参与的办案调研等方面的实践经历分享了快速办案技巧、如何写出有深度高质量裁判文书,提升文书说理能力、如何以调研促审判的经验方法。
要在工作上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落实到执法办案中,就是要坚持法、理、情融合统一,善于用政治眼光分析案件。在工作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埋头做事,而不抬头看路,如果方向错了,走的越远错得越深。要胸怀“国之大者”,服务“省之要事”。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注什么、省委在部署什么,跳出法院看法院、跳出审判看审判,不仅把案子办出来,眼光还要紧盯中央、省委的要事大事,做好司法保障工作。在一起合资合作开发房地产纠纷案件的办理中,注重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该案文书获评全国百优裁判文书,该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要有使命在肩、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要以坚定的信念、青春的活力、扎实的作风积极投身法院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紧张快干、勤奋巧干,用心、用情、用脑、有智慧、会思考、善总结,力争实现事半功倍、案结事了。面对难案要有啃硬骨头的勇气,案件放的越长当事人的怨气和不满越重,化解纠纷的难度越大,要在心理上克服畏难情绪,及时化解纠纷。要有争先创优、求臻至善的目标和动力。善于用新眼光看待问题、从新角度思考问题、用新思路解决问题,在办案一线开展“微创新”,在办好每一件案件,实现定分止争、化解纠纷的同时,善于总结提炼,将司法中的现象、数据、特点、规律与法学理论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所感所思表达出来,以调研成果促进审判实践,努力成为有思想、有专业、有情怀的法律人才。要养成勤于学习的习惯。法律不是冰冷的“三段论”,法院不是“自动售货机”,法官也不是所谓的“司法民工”,要加强业务学习,吃透法律精神,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立法的初衷和法律的价值追求,彰显裁判的力量。要拓展知识视野,打下广博根基,善于向司法实践学习、向老同志学习,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练就熟练的审判技巧、良好的沟通能力,努力成长为审判业务方面的“行家里手”。
互动交流
“请问王庭长在案件数量压力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如何兼顾好其他工作?希望能够分享一下时间管理上好的经验和方法。”
“和大家分享一个快速办案的小技巧。我所办理的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在97%以上,我认为一定要有审限意识,不能拖延办案,办快案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完庭后,在对案件情节和具体事实问题很熟悉的情况下及时撰写审理报告,用零散的时间完成审理报告的某一部分,化整为零,有助于节约工作时间,提升办案效率。统筹好办案和调研,利用有限时间协调处理好审判和中心工作的关系,用最短的时间体现工作成效。”
“我从7年的审判工作岗位到现在的研究室工作,感觉对调研工作有一种能力恐慌感,王庭长在从事审判工作的同时取得了很丰硕的调研成果,请问您是怎么看待审判和调研的?”
“会调研,能够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文章是一种长处,有了曾经的审判经历,再从事调研,才会契合审判实践,从审判到调研岗位需要有一个工作的时间和维度的实践,应当底气十足,经过新岗位的历练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成就感。调研需要审判支撑,在研究室岗位要多关注和分析法官办理的案件,进行案例研究和分析,对促进调研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听了您介绍了办理的案件入选案例库,裁判文书获得百优文书,想请教一下您是如何做到将一个好的案件转换成优秀的调研成果?”
“善于发现案件培育的空间,事先发现有可打造的空间后,按照优秀庭审的模式去开庭,从立案到庭审到裁判文书的撰写,都要有意识地往精品去打造,而不是事后去打造。办案中发现案件比较新颖,没有入库案例的案由都是可以去深挖的。裁判文书论述要素要齐全,反复校对,不能有低级错误和瑕疵。”
此次推进会既是认真落实省法院党组和游劝荣院长关于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指示和要求的具体举措,也体现了中院党组对青年干警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吹响了武铁两级法院打造“人才高地”的集结号。中院党组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法院审判事业基业长青的根本,要求做到“破冰,破零,破题,破局。”就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汉宏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审判人才的重要意义。要坚持围绕人才强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人才工作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张军院长在湖北法院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司法人才队伍。
二是发挥引领作用,实干笃行走在前作表率。审判业务人才要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主动参与审判实务重大课题调查研究等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审判质效,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引领担当作用,努力成为善于干事创业的行家里手和专家型审判专业人才。
三是明确目标方向,扎实推动人才精准滴灌。针对武铁两级法院人才储备不足,整体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明确目标,准确定位,予以精细化指导。以缺什么补什么的理念对纳入重点培养的审判业务骨干人才,采取项目式管理,搭建学习培训、承办大要案、参与重大调研课题等平台。不断深化与高校在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建立院内+院外一对一导师制度,持续赋能审判人才职业发展,共同培育高素质武铁审判人才队伍。
四是完善各类机制,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政治部门要从激励机制、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平台和资源供给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依托“韵书法苑”大讲堂,借助专家学者智慧,帮助法官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吸收新知,创新案例式、互动式培训方式,提升法官参与感和收获感,为审判人才培养和审判业务专家履职尽责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条件。